“后来者”小米终破局 自研3nm芯片叫板苹果 未来五年再砸2000亿元

他精通时间能力,看起来神界只过了一、两天,实际上为了恢复力量,经历了不知多久。

在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芯片自研能力已成为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正式发布。

这标志着,小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能够自主研发设计3nm手机芯片的企业,填补了大陆地区在3nm先进制程芯片研发设计领域的空白。

雷军表示,小米的芯片要对标苹果,过去四年小米芯片研发投入超135亿元。未来五年,小米决定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再投入2000亿元。

高端芯片领域实现破局,亦有望推动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深度整合。发布会上,小米同步发布了三款小米玄戒芯片的新品。

“在硬核科技探索的路上,小米是后来者,也是追赶者,但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终究不会强者恒强,后来者总有机会。”雷军表示。

芯片破局

过去十年,高通始终是小米高端机的“心脏”。这份深度绑定,既是技术合作的见证,也成了雷军心底难解的心结。

早在2014年,小米就开始了芯片研发之旅。2017年,小米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问世,但因为种种原因,遭遇挫折。此后,小米的造芯计划一度沉寂。

不过,小米陆续推出的快充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影像芯片、天线增强芯片等“小芯片”,让外界看到,小米在半导体领域仍有野心。

2021年,小米在决定造车的同时,重启“大芯片”业务,重新开始研发手机SoC,内部代号为“玄戒”。在组织架构上,不同于过往的独立子公司模式,芯片业务从立项之初,就从属于手机部。

今年,小米玄戒芯片的亮相,则标志着其自研SoC(系统级芯片)战略进入新阶段。

据雷军介绍,玄戒O1采用目前业界最先进的第二代3nm工艺制程,在不到指甲盖大小的109mm2的空间内集成了190亿个晶体管,2个超大核主频功率达到3.9GHz。

雷军在发布会上提到,玄戒O1芯片的CPU为10核心,GPU为16核心,性能和功耗跻身行业第一梯队水平。他还表示,小米的芯片要对标苹果。

“现阶段玄戒O1性能虽然不如苹果芯片,但从跑分数据上看差距不大。这款芯片对于小米来说来之不易。”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记者表示。

雷军透露,过去四年,玄戒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35亿元,研发团队已经超过2500人,在目前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团队规模,都排名行业前三。

除玄戒O1之外,小米还发布了另一款芯片产品,玄戒T1。这是小米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支持eSIM独立通信。更重要的是,内部集成小米首款4G基带,标志着小米在自研基带赛道迈出重要一步。

“如果小米想成为一家伟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我们必须攀登的高峰,也是绕不过去的一场硬仗,面对芯片这一仗,我们别无选择。”雷军说。

生态重塑

此次以自研芯片为起点,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将迎来重塑。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玄戒芯片的意义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摆脱高通依赖,尽管短期内小米仍会采用高通旗舰芯片,但玄戒的逐步成熟将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束缚;二是优化AI算力,小米汽车、AIoT设备需要更强的本地化计算能力,自研芯片能更好地适配小米生态;三是成本控制,长期来看,自研芯片可降低整机成本,提高利润率。

“目前全球优秀的手机公司都具备芯片设计能力,这也是小米软硬融合和高端化战略的必然选择。”雷军表示,只有做高端旗舰SoC,才会真正掌握先进的芯片技术,才能更好支持其高端化战略。

据悉,三款搭载小米自研玄戒芯片的新品已正式上市,包括小米15S Pro、小米Pad 7 Ultra和Xiaomi Watch S4“15周年纪念版”。

雷军表示,两款自研玄戒芯片、三款搭载自研芯片的终端产品,是小米芯片战略的重要成果展示,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小米芯片研发都会坚持下去,至少投资十年、至少投资500亿元。

发布会上,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首次亮相,定位是豪华高性能SUV。据了解,本次发布会YU7为预发布,将于7月正式上市,并公布具体售价。

性能上,YU7搭载全新小米超级电机V6sPlus,最大马力达到690匹,零百加速最快3.23秒,最高时速达到253km/h,同时配备极高安全性能,最短制动距离33.9米。

雷军提到,YU7在高性能的基础上带来超长续航,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最大充电倍率5.2C,标准版CLTC工况续航可达835km,位列中大型纯电SUV续航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YU7搭载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全系标配700TOPS算力英伟达Thor™辅助驾驶芯片、支持大模型上车,全系标配一体式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

此外,小米持续推进全品类高端化。会上,雷军还发布了小米Civi5Pro、米家空调Pro、米家冰箱Pro法式平嵌、米家双区洗衣机Pro、米家净水器Pro双出水、小米电视SMiniLED系列等多款新品。

如果说芯片是小米的“硬实力”,那么生态协同则是其“软实力”。

过去,小米的商业模式是“硬件+互联网服务”,依靠手机销量带动AIoT设备增长,再通过广告、云服务等增值业务盈利。

2023年,小米明确了“人车家全生态”的总体战略,此后将总体战略的实现路径拆解为高端化战略、产业能力领先战略、AI战略、OS战略、新零售战略等六大子战略。

如今,小米逐渐形成了三大增长曲线——以手机、平板为核心的个人智能设备,以科技家电为核心的家庭智能设备,以及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加码研发

“很多软件需要以硬件条件为基础,玄戒为小米打好了未来十年企业发展的基础。”盘和林对记者表示。

5年前,小米集团十周年的时候,确定了新十年的目标:“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致力于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

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小米过去5年实际投入1020亿元。其中,2024年小米研发投入达241亿元,同比增长25.9%。

小米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曾表示,2021年至2025年,小米预计五年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其中,2025年,小米研发投入将超300亿元,将有四分之一的资金投入AI相关研发。

资金保障方面,今年3月25日,小米宣布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8亿股,募资425亿港元。这距离小米上次大规模配股已过去四年有余,彼时募集的240亿港元主要投入造车业务。

根据小米公告,此次配股预计筹资425亿港元,资金将用于业务拓展、技术研发及市场扩张。进一步来看,其资金用途或指向三大核心领域:智能电动汽车、高端手机及AIoT生态。

持续的研发投入,正加速转化为技术护城河。

天风证券研报称,小米在手机、操作系统(OS)及芯片领域的长期投入已进入兑现期,且三大核心技术的协同效应正通过汽车业务进一步放大,推动其跨平台生态价值释放。

“小米自研芯片的推出将显著增强其产品差异化竞争力。目前,小米已实现手机SoC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化布局,并通过‘澎湃’系列芯片逐步渗透高端机型。”上述研报指出,随着小米高端机型销量占比提升(2024年Q4达35%),自研芯片或将成为其突破6000元以上价位段的关键筹码。

在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在接下来的五年,小米决定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再投入2000亿元。等小米二十周年,肯定会交出更好的答卷。”

2024年,小米营收同比增长35%。雷军预计,今年小米的增长依然会超过30%。

温馨提示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张海祥
胖子爱吃炖豆角

资深这猫多少钱一碗专家,拥有超过10年藏海传开播经验。致力于韩司机好奇为何中国人说韩国小研究与分享。

评论区 (17)

发表评论
残秋当惜
第九天命

2025-05-24 03:45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不灭的烟头
翻白眼的茄子

2025-05-24 03:45

感谢分享,这些信息对我很有帮助。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关于折腰是刘宇宁骨折时候拍的的部分,能否再详细解释一下?

寒夜寂寥
先笙 作者

2025-05-24 03:45

您好,感谢您的提问!关于藏海传一见钟情实则谁也没动心的部分,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做更详细的解释,也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