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深海科技”被首次纳入其中,并且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成为舆论的焦点。
政府释放的信号,更是被资本市场敏锐的捕捉到,引发深海经济概念股的大爆发。
深海经济为何突然爆发,而在深海经济的背后,还有一个10万亿赛道正在稳步增长。深海经济究竟有多大的潜力?深海经济还有哪些机会?
前段时间,正和岛案例探访携50余位企业家一同来到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拆解深之蓝的深海进击之路,并与深之蓝创始人魏建仓进行了深度交流。
在一个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的产业,他带领团队实现从0到1的突围,他们研发的产品不仅受到过总书记的认可,还参与了多次神州载人飞船返回落地保障任务、“一带一路”领导人峰会水下安保等一批重要项目。此外,他们研发的水下助推器,占全球市场份额近60%。
通过深之蓝创始人魏建仓的故事,我们将得以窥见深海经济迎来发展大机遇的基本样态。
作 者:微澜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一、创建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
2020年5月,《财富》杂志曾发布过一份“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
39岁的魏建仓——深之蓝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便位列其中。
同在榜单上的,还有37岁的张一鸣,字节跳动创始人兼全球首席执行官;37岁的程维,滴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33岁的王宁,泡泡玛特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与他们相比,魏建仓和深之蓝似乎并不为大众熟知。那么,魏建仓凭什么登上这份榜单?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魏建仓创立深之蓝前的故事说起。
深之蓝创始人魏建仓
1981年,魏建仓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小县城,本科就读于天津大学机械学院,之后魏建仓又被保送到国防科技大学读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魏建仓便进入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按照多数人的想法,在军队只要踏实工作,接下来的人生便都是在走上坡路,前途无限。
但偏偏在2012年底,魏建仓决定从军队“裸辞”,开启自己的创业生涯。为什么魏建仓选择放弃军队这个“金饭碗”?
在2012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辽宁舰下水圆了中国人的百年航母梦;二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创造7000米深海下潜的世界纪录。
依靠举国体制,中国在一些高精尖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果,振奋人心。但在当时很多科技产业链依旧远落后于西方,水下机器人行业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一次偶然机会,魏建仓了解到水下机器人在国内需求量大,但高昂的价格让不少人犯怵。
“我在科研院所时,也研究水下机器人,需要一个水密头,国内没有,就托人从国外买了一个,花了好几千。”
除了价格高,国外也不是什么机器人都肯卖给中国,尤其是一些可能涉及军事用途的水下机器人,到目前欧美都没有出售过一台给中国。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魏建仓的第一想法就是自己出来建立一个团队,把产品做出来,并通过持续的团队研发,用到国家海洋事业当中。
于是,再三权衡后,魏建仓选择了从军队裸辞出来创业。
在决定辞职前,魏建仓还把创业的想法跟家里人说了一下。
魏建仓的父亲是个小企业主,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开饭店,起初是为了谋生,后面慢慢地当成一份事业在经营,直到现在快70岁了依然还在做。
回想起这段经历时,魏建仓还略微调侃起自己的老爹:“虽然赚的钱越来越少,但是干的还挺开心。”
不过在当时,魏建仓老爹是坚决反对魏建仓出来创业的。但真等到魏建仓出来后,魏建仓老爹又改了口。
“他跟我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既然干上了就什么都不要怕,往前看;
第二句是,干企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首先让你的员工吃好,如果连饭都吃不好,你的企业肯定干不好。”
在2012年底,魏建仓从军队离开,2013年,魏建仓创立深之蓝,踏入水下机器人行业。
深之蓝总部
就这样,一个刚刚三十而立没两年的青年,奔赴了他这一生最重要的人生路途。
在刚成立时,满怀壮志的魏建仓为公司所做的第一页PPT上写着一行字——“创建一家受人尊敬的一流的高科技公司”。
那时的他想不到的是,接下来等待他的,是吃不尽的苦头。
二、关关难过关关过
这几年来,“硬科技创业”一直是被创投界追捧的热词,以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航空深海为代表的高科技创业项目层出不穷,背后不乏像魏建仓这样名校出身的科学家创业。
但是,创业是件比难更难的事情。硅谷顶级创业者本·霍洛维茨曾说:“在我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某种程度上,深之蓝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2013年,在公司刚成立的那年,魏建仓是最开心的,因为第一年,公司是从原点出发,无论走那个方向,都是对的,都是在向前走。
魏建仓是幸运的。
第一笔500万元天使投资,只花了10分钟的时间就达成了协议。
2013年后,中国迎来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整个社会都为这股热潮提供了支持和助力,深之蓝也在短短2、3年时间,先后融资了4000万元
在深之蓝的第一个产品出来时,更是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且家人也义无反顾地支持魏建仓。
但魏建仓又是不走运的。
创业难,要在水下智能制造领域创业更难,大量研发测试需要在深水环境完成,所遇到的困难可能是普通创业者的好几倍。
一方面,由于水下无法进行GPS定位、无线电没有信号,无人自主航行器类产品,在水下处于失联状态,这就要求产品的高可靠性。
魏建仓清楚记得,在2013年5月,北京金海湖第一次进行野外实验,不到半个小时,试验的水下机器人就在水深2.4米处被渔网缠住。捞,风险大,不捞,全部家产就此打水漂,最后,一位熟识水性的工程师,冒险把机器人捞了回来。
另一方面,出海实验成本极高,且出海测试人员面临未知风险的挑战也非常高,需要克服未知环境的恐惧和长期海上漂泊引发的身体不适。
团队初期只有20个人,魏建仓自己也亲自上阵,那种晕船的感觉让他感觉像“地狱”一般。
在一次演讲中,他曾分享过感受:
“船在航行的时候,人不会晕船,但是船一停下来,就晕得不得了。
作业的时候,渔船要停在海面上,机器才能下水,船在水面上一直摇,我们几个工作人员盯着机器,几乎30秒就要扒着船舷吐一次。船一开起来,晕船的感觉会好很多,就像从地狱回到了人间。
有一次,我上岸以后很兴奋,感觉终于解脱了,但是回头看一眼海,马上又吐了。”
除身体不适外,做水下无人机的测试泡在水里5、6个小时更是家常便饭。
与此同时,从创业第二年开始,魏建仓就要面临不断思考深之蓝这家企业存活并持续走下去的合理性。
“前面讲到,当时出来说要做一家让世人尊敬的公司,现在来看,这个想法在思想层面挺好,但我后来反思这是错误的。
受人尊敬很好,但首先我们要定义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我们的客户是谁,到底怎样为客户服务,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存在,没有客户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水下装备一直是欧美国家的强项,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西方国家就开始研发水下机器人,工业化进程比国内早了近半个世纪。
这使得我国整个水下领域远落后于欧美,一些主要部件都依赖进口,尤其是核心部件——水下推进器。
为此,在2015年上半年,魏建仓决定自研推进器。当时,深之蓝的技术负责人认为这个产品不可能做出来,因为国内实在落后太久了。
但魏建仓认为,深之蓝这家公司要么必须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要么直接死掉。
“公司能够长期、高质量发展,就要把用户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统一。”
而在水下机器人领域,要将这三者统一,前提就是解决掉推进器“卡脖子”的问题。
向深海进军,是一场孤独的远征,对于魏建仓和深之蓝来说,更是如此。
“公司在第三年、第四年是非常艰难的,你的信心在那时候下降到极点,因为你发现你看不到希望。”
从2015年上半年决定做水下推进器开始,一直到2016年下半年取得突破,其间深之蓝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
在整个过程,每天都要经历失败。当每一次指标达标时,魏建仓和团队很兴奋,但接着又会出现各种其它问题。
“那一年,我们大部分核心团队都住在公司,我经常是晚上12点起来去水池看看,3点钟再去看看,看的时候经常碰到其他工程师也去看。一旦出现问题,明天还得从头再来。”
讨论问题中争吵也是时有的事,为此,魏建仓还在深之蓝专门设立了一个“客户专席”制度。
“我们内部讨论问题,大家有冲突的时候,就会一起看向‘客户专席’,思考如果客户坐在这里,我们是否还会这样做。”
2016年下半年,深之蓝终于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部件——水下推进装置,解决了“卡脖子”难题,使得水下智能装备的关键技术不再依赖于进口。
并且随着深之蓝始终坚持自研水下机器人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深之蓝逐步实现了包括水下动力、水下能源、视觉图像、高精度导航等十余项水下机器人核心技术的自主化研发、生产。
通过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实现了水下机器人技术空白问题的重大突破,成为国内首家拥有水下机器人全线产品研发及生产能力的企业。
三、万亿深海经济,他做出个表率
2025年是深海经济元年。
在2025年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公报》显示: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根据麦哲洞察,中国海洋生产总值2025年预计突破13万亿元,其中深海科技相关产业的占比将超过25%,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25万亿元以上。
而在一个多月后,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深海科技”被首次纳入其中,且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一样,深海经济兼具国家安全和经济资源双重战略价值。
海洋一直是各国的战略发展领域,海洋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水深在3000米以上的大洋面积约占89%。
深海资源丰富,但因复杂海况里面的95%未被开发——深海环境面临高水压、能见度低、复杂环境等不利因素,需要多部门学科结合、采用机械化手段进行作业。其中,水下机器人便是开发海洋资源的核心装备,其可潜入水中甚至深海,代替或辅助人类进行极限作业。
截至目前,围绕深海经济,我国已形成覆盖深海探测、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生态保护的全产业链布局,一张广阔的产业链图谱在徐徐展开。
对于深之蓝而言,同样是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呈现在眼前。
在魏建仓看来,深之蓝更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到这片广阔天地中来。“我担心的并不是竞争对手,竞争对手是能够帮我们成长的,我认为对行业的认知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对此,深之蓝也持续在打破自身的局限性。
在创立之初,深之蓝的产品主攻专业水下智能装备领域的应用。面向企业级用户提供缆控水下机器人(ROV)、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水下滑翔机(Glider)、自动剖面浮标等产品及相关行业定制解决方案;
而随着产品的不断创新,针对的行业也不断拓展,包括科研科考、应急救援、水利水电、海洋工程、安防安保、水产养殖、环境监测等行业。
事实上,近几年,在很多大众耳熟能详的事件中,深之蓝都有参与到其中。
比如,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潘家口潜水员遇难事件、普吉岛沉船事故等一系列水下救援活动,以及“一带一路”领导人峰会水下安保任务、中国北极科考等项目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2018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因为长江水水流大且十分浑浊,潜水员搜寻的难度非常大而且危险,在异常恶劣的环境下,深之蓝水下机器人到达现场后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成功定位到了坠江车辆。
2019年1月,总书记到天津考察,得知是深之蓝的水下机器人参与了当时的救援活动,还讲到:“这个产品好,我们的能力又增强了”。
深之蓝参与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营救
凭借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创新,深之蓝在水下机器人动力组件、机身流体线性设计、控制算法、水下自主导航算法、核心元器件等层面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此外,在2017年,深之蓝还做出了将水下机器人引入消费级市场的首次尝试。创立了消费级品牌Sublue,涵盖游泳、潜水、亲子娱乐等领域。
关于深之蓝研发消费级产品,魏建仓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在2015年,他教自己儿子游泳时,儿子让他背着自己游泳。
“实际上世界游泳冠军背着人想游泳,也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可能游不了。我就想了一下,我们做的水下推进器拉着人,我就可以背着他,只要速度足够就能把他带起来。”
于是,深之蓝利用专业水下智能装备的制造技术和研发经验推出白鲨Mix水下助推器,这也被称为第一款“水下平衡车”。白鲨Mix能以每秒1.5米的速度提供水下前进动力,还可挂载水下摄影装备。
2018年,产品亮相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引起轰动;2019年,深之蓝和3家日本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相关产品开始打入日本和东南亚市场,实现了中国水下机器人出口“零”的突破。
此后,深之蓝接连推出水下助推器、动力浮板、水下无人机、智能冲浪板等多类别涉水运动智能产品,并将产品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海外80余个国家。
Sublue不仅是亚马逊类目头牌,且拿下14轮融资,占据水下助推器行业近60%全球市场份额。如今,Sublue已成为全球水下智能科技行业的领导者。
四、结语:向着深海前进
再回顾深之蓝10多年的发展,魏建仓带领深之蓝的突围之路,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了中国制造业的科技突围史:长期以来,这些中国企业家和中国企业的身影更多是低头默默做事,却又在一步步尝试中逐渐占据产业的高地。
他们一路走来的经历,往往大同小异,相同的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从0到1的中国制造突围,相同的是在突围的过程都是跌宕起伏,不同的是,各有各吃过的苦。
时至今日,深之蓝的深海远征仍在继续。截至目前,深之蓝拥有专利400余项,已发展成为水下智能装备行业领军企业。产品曾服务南水北调工程、港珠澳大桥工程、神舟飞船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等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
除了自身不断发展外,深之蓝也在助推整个产业向前走。2025年4月,由深之蓝主持编制的国家标准《水下助推机器人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实施。
可以说,在中国深海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上,以深之蓝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解决了从0到1的突围困境。中国科技企业用十多年的时间来到了“科技升级产业”的阶段,我们看到的是在一个又一个的科技细分领域正涌现更多的深之蓝。
而在更遥远的未来,我们或许能够转向更本质的探索——深海是时间的胶囊,藏匿着地球过去与未来的密码。探索深海,则是为了回答“我们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人类源自海洋,尽管今天人类已无法回到故乡。但在将来,借助水下机器人,我们或许能实现重返故乡的梦想。
祝福魏建仓,祝福深之蓝。
(感谢深之蓝创始人魏建仓的真诚分享和正和岛岛邻运营部及权益交付组的大力支持,提供了一场精彩的案例探访。)
排版| 椰子| 微澜主编| 孙允广
案例探访·真心英雄系列第二期来袭~
在第一期中,我们邀请了麻辣诱惑创始人韩东用长达6小时复盘了他20多年的创业生涯,反响热烈。
本期我们邀请了博洛尼创始人蔡明,讲述他的传奇人生。
真心英雄,说真心话,欢迎大家咨询报名。
温馨提示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评论区 (54)
发表评论
逆袭的马里奥
2025-05-24 00:30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东北鑫仔
2025-05-24 00:30
感谢分享,这些信息对我很有帮助。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关于载有多人帆船撞上纽约大桥的部分,能否再详细解释一下?
优雅的猫 作者
2025-05-24 00:30
您好,感谢您的提问!关于惠英红自曝被换角的部分,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做更详细的解释,也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